22、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二课时)
执教:岳瑛琪
教材: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
教学目标:
1、体会反问句、设问句的作用。
2、掌握抓关键词理解内容的学习方法。
3、感悟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读懂第四段长句子,学习 “滴水穿石”的可贵精神。
4、初步体会作者的说理方式。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抓住文章关键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概括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那么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呢?
阅读时抓住关键句是很好的一个阅读方法.
板书: 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同学们这就是太极洞内那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观,水滴是怎么滴穿石块的吧?
看看课文中哪一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第几自然段?谁来读读?
在这一段话中,哪些词或句子体现了启示中所说的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
是呀,孩子们,不管岁月如何三番变化,这水滴就是朝着同一个地方,重复着同样的动作。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水滴的——
生: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什么叫锲而不舍 ?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作者在一句话当中用了一组近义词,就更突出了水滴的——
生: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体会一下水滴的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这小小的水滴居然能把石块滴穿,看到这滴水穿石的现象。作者又想到什么呢?我们全班一起轻声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水滴的力量,预备齐——
生齐读。
师:作者想到了什么?
孩子,如果说滴水穿石是一种精神,那滴水穿石的精神是什么?
生:水滴的精神就是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师:作者还想到了什么?好请你来。
生:还想到了我们如果能象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做不成呢?
师:对呀,作者还想到了我们学习和生活的态度。同学们,看看这是什么句子,什么句子?
师:能给他换种说法,意思不变吗?
师:老师感受到你有把事情做好的决心,但是如果通过你的朗读,能把你的决心亮出来就更好了,再试试好吗?
师:老师感受到了你的自信心,
师:同学们,这强烈的反问句分明是再告诉我们,做事情要——
生: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师:才能够获得——
生:成功。
同学们,咱们全班一起来读,如果——齐。
生齐读。
师:这就是作者由滴水穿石的这个现象,所提出的观点 板书: 现象 观点
这样的句子还有一处,看谁第一个找到?
谁能把引号里的词换掉。能读出言外之意,文章才能读得更加清楚明白。
这样精彩的句子我们一起读读
在课文中我把这个句子我直接加在刚才那个反问句的后面你觉得合适吗?读读看,说说你的感觉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为了更好的讲清楚观点,作者接下来列举了哪些人的事例?
生:写了李时珍、爱迪生、还有齐白石
师: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名人,去看看他们的成功与滴水穿石有那些相同之处。
请同学们默读这三个人的事例,看看每个事例中的哪些词语打动了你,并在词语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
1、描写李时珍的句子。
(出示句子)
翻山越岭:
师:是啊同学们 通过“翻山越岭”这个关键词我们似乎看到李时珍艰难跋涉在崇山峻岭当中,随时都有滑落山涧,还会遭遇到毒蛇猛兽的袭击,那可是会有生命的危险的呀,面对这样的危险,他放弃了么?
生:没有。
师:这需要何等的勇气和毅力呀,从这个关键词,我们就可以体会到李时珍的——
生: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访名医:
在这二十几年中,他遍访名医,不知要遭受多少白眼和挫折啊,他放弃了吗?(生齐:没有!指名读。)
尝药草:
师:同学们别小看“尝药草”这三个字,李时珍为了编写本草纲目遍尝了上千种药草,这些药草可能有的是甘甜的,有的是苦涩的,还有的可能是有毒性的,可以说李时珍每一次尝药草都是徘徊在生与死的边缘,面对这样的危险他放弃了么?
生:没有。
师:从这个词咱们又能看出李时珍的。
生: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师:同学们,李时珍他这样翻山越岭,一一尝药草,他这样不懈的努力,只是一天两天么?
生:不是。
师:那是多长时间?课文哪个词告诉我们?一起说。
生:二十几年。
师:这是一个怎样的二十几年哪?
师:这还是一个目标——
师、生:专一,持之以恒二十几年
师:这更是一个创造奇迹的
生:二十几年
就是凭着这份决心,这份不懈的努力,他终于写成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
把我们的感动通过朗读读出来。
2、美国发明家爱迪生
(1)哪个词最能看出他像小水滴那样“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学生围绕“迷恋”“毕生”“孜孜不倦”等关键词谈自己的感悟)
(2)师::爱迪生曾说过:“发明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爱迪生就像小水滴一样锲而不舍,日日研究,月月研究,终成为闻名世界的发明大王,为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
体会一下爱迪生的小水滴精神。
(3)我们一起来读读描写爱迪生的句子,体会他那小水滴的精神。
3、过渡:下面我们看看齐白石的故事,哪些词最能打动你?
(1)引导学生抓住“始终”、“不教一日闲过”、“坚持不懈”等关键词体会齐白石像小水滴那样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2)欣赏齐白石的作品,请大家注意作品的落款。(由作品的落款可知共同点是:都是齐白石高龄所作的画)
(3)师:九十几岁还能画出这样的画,我们可以看出他的生命不止,他对艺术的追求不歇。
4、小结:让我们再来看这句话,齐读
所有取得事业成功的人就只有这三位吗?还有许多,数不胜数,同学们发现没有,这句其实是对上面事例的---总结。总结归纳我们所有取得事业成功的人都是靠这种精神克服总总困难取得成功的。读出对这三位名人的赞叹之情,
四、学习第四段 反面例子
(1)既然已经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为什么还要写雨水呢?读读看。
作者举例古今中外名人的事例和雨水的例子从正反两方面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这样写更严密,更让人信服。(板书:正面反面)
(2)这里有一个问句,看老师给删掉了,你看前后句子连不连贯。为什么要加这个问句呢? 这样的句子还有一处。
师:滴水穿石不是因为力量大而是因为功夫深,学到这我们就更加明白滴水穿石带给我们的启示—
(生齐读启示)
五、回顾作者写作思路
师:课文我们学完了,现在同学们就跟着老师来一起回顾一下我们今天的学习,这是一篇体裁独特的说明事理的文章,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
作者先写了太极洞内,滴水穿石的——现象。
接着提出了,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能把事做成功的观点
为了更好的讲清楚这个观点作者接下来,作者从正反两方面列举了一些——例子。
最后作者得出了,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这个启示。
同学们看,象这样说明事理,层次清楚、有理有据。
六、总结收获
通过本课的学习,相信每个孩子都感受到了小水滴带给我们的力量, 谁来说说你收获了什么?文章的主要内容。加上你的收获,就是读后感,要想写的更生动更具体,还要结合自己或身边人的事例来具体谈谈,这样你的读后感就更精彩了,
最后老师送大家一句爱因斯坦的名言:在崇高的目标支持下,不停地工作,即使慢,也一定获得成功。
将这句名言送给你们,读。
七.作业: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结合你身边的事例,谈谈你对“滴水穿石”精神的理解,写一篇读后感。